• 0点赞

  • 0收藏

张小龙把小程序的悬念留到了2017年,注定,这将是小程序元年的开启。而201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小程序产品“微尘”已经抢先发布。

2016年9月21日,微信团队正式启动小程序内测,11月3日,小程序开启公测,“微尘”就已经完成对小程序IDE的深入研究并形成完整产品路线。12月28日,小程序在千呼万唤中仍蒙着最后一层面纱,“微尘”1.0版作为小程序的生成平台,强势推出,帮助用户更快更好获得小程序带来的巨大生态红利。

微尘小程序

小程序也许会消灭一个工种,绝不是危言耸听

此前,有报道称,小程序的诞生,也许会让部分程序员失去工作机会,因为小程序让微信用户无须下载就能使用各类应用,堪称微信上的APP,开发APP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加上研发成本等因素,除了一些已经养成消费者习惯完成积累的的大型商家外,更多的App将以小程序的形式出现在微信,减少消费者使用的繁琐,也同时将小微企业从开发APP的各种成本中解脱出来。

“微尘”的诞生则提供了一个“傻瓜”版本的小程序生成平台,用户通过平台的可视化编辑器和在线拖拉组件,可快速生成专属于自己的行业成熟模板,具有无需下载、用户体验好、用户入口浅等优势。

“好比美图秀秀一样,不会ps不要紧,只要分别按键选择美颜程度,美化眼睛还是美化皮肤,去掉个黑眼圈啥的,一张比PS还精美的照片就诞生了,所以,微尘就类似于这种将客户从繁琐程序里解放出来,能够直接运用小程序的工具。”发布会现场,“微尘”发布方巴巴互联联合创始人杜欣先生对记者如是介绍。

如果将小程序比作一个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客户端”,那么“微尘”则是批量生产小程序的“工厂”。对于90%以上的中小企业、商家来说,去学习小程序内核并像做公众号一样为企业实时更新出与之匹配的产品,无异于难于上青天,这里面对技术及时间的要求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如果说小程序的出现,让写app的程序员有失业之虞,那么,“微尘“的出现,则让一堆原本想对”小程序“下手的程序员还没就业已经失业。

巴巴互联

“微尘”开启小程序元年,时间与技术是关键

“微尘”是一款可视化微信小程序编辑器,微动的工程师对小程序IDE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度灵活性的开发和二次封装,才形成了大家可以看到的“微尘”。把复杂隐藏在极简背后,让用户所见即所得,所得即可用,这是“微尘”产品团队的初心,并以此向小程序致敬。

“微信小程序是张小龙于2016年年初时提出的产品,2015年的项目准备时间我们无从估算,仅从2016年初到2016年9月21日进行内测,历时9个月,而微信的项目团队人数一般不会少于100人,至少有100个人9个月的代码量,生成了现如今的小程序IDE,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量极为巨大。”巴巴互联创始合伙人的杜欣向记者介绍到。

微尘的问世,让广大小微企业省却了这些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这中间涉及的开发语言有Java和C#,架构方面要涉及Flux+React,除此,还要用到NodeWebkit来描写框架,通过Simulator+Webview来渲染页面,甚至还要通过JSBridge来和Webview进行通信,这些不是有了时间就能够办到的,这也是微尘敢称第一的原因,是微动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最有力的的体现。”

小程序+微尘的模式,将彻底颠覆移动端生态,开启全新的业态模式。未来,基于微信的“用完就走”类APP目标,将让商家与用户的沟通更为便捷、成本更为低廉,从而掀起又一场竞争的血雨腥风。

版权声明:橙逸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均为用户发布或互联网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微信:jalonw删除。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TOP